预防孩子自杀,从关注心理健康开始
种子萌芽生长,必须要经过黑暗的挣扎才能破土而出;蚕蛹破茧而出,必须要经过痛苦的蜕变才能长大,青少年想要成长,必须要经过种种坎坷,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勇往直前。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,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阶段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,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,刻不容缓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社会竞争日益激烈,普遍的心理高度紧张、抑郁、焦虑等负面情绪所引发的心理失衡的人群越来越多,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比较明显。南充近期发生的17岁高二男生跳江轻生、13岁女孩抑郁跳楼事件,给社会敲响了一个警钟。
孩子频频自杀,不分年龄层次,小学生、中学生、大学生,这样的新闻,人们似乎都听麻木了。孩子们为什么要自杀呢?被老师批评?被家长批评?考试没有考好?跟同学起矛盾?感情问题?
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,孩子自杀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,面对这么多失去生命的孩子,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预防。
家长要第一时间识别出孩子企图自杀的预警信号,并懂得该如何做出恰当的回应。如果你家孩子有出现以下这些行为,那么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:
1、语言上,直接或间接表达自杀的想法。很多时候,孩子在语言上,是给父母发出过一些信号,但家长往往认为这只是孩子的有口无心或是情绪上的发泄,因而并未在意。但实际这种信号确实至关重要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孩子释放着这样的信号,一定要引起重视。
2、当孩子流露出绝望感和失控感时,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。
3、行为上,有告别、疏远、冲动等表现。孩子会将自己的财物分发掉、与自己认为重要的人道别、将贵重的东西送人、有意疏远家人和朋友、有极端和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,不关注外表或健康,写一些不让别人阅读的日记等。 4、生理上,出现身心各方面的异常。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、进食紊乱,整体健康状态不佳,睡眠出现问题等。
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觉得,给够孩子足够的吃喝、玩具、书籍等等,小孩子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,其实,这是我们作为父母思想的一个误区,我们首先要认识到,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,他有自己独立的思想,那么他必然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。
对待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,老年、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推行了心理治疗对策:通过心理健康的教育,普及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,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;对青少年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指导,不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试,了解他们内心存在的问题;通过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疗法,让青少年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。
心理健康问题要及早发现,除了进行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,还要进行一些心理训练,通过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,促进心理疾病早日康复。生命需要呵护,健康需要帮助,关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,让心与健康同行,快乐与健康相伴。
咨询热线:35768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