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康复特色医疗
患者入科后,根据患者具体情况,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,有序开展康复工作。通过量表评估、临床观察,调节康复进程及项目内容,有效的让患者社会功能得以最大程度恢复,使精神残疾程度降到最低,留存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,为患者回归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。特色性医疗措施如下:
一、积极心理治疗:目的是正性强化患者的康复思维意识,帮助其正确认识、对待疾病,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回避、不恐惧,主动配合训练。
二、认知行为治疗:通过调整精神障碍患者深层次的认知歪曲和改变不恰当行为,最终达到理解精神症状、改善情绪、提高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的目的。
三、放松训练治疗:主要用于舒缓紧张、焦虑等不良情绪。主要包括(呼吸放松法、肌肉放松法、肌肉放松法、意象放松法、心-身整合训练)。
四、体能训练:主要用于体能恢复、强健体魄,包括力所能及的劳动、体操、器材训练、活动训练(打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等)。
五、生活行为的技能训练:主要适用于精神症状残留,生活技能减退,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,采用代币治疗方式,着重培训个人卫生、饮食、衣着、排便等活动,坚持每日数次督促教导和训练。
六、药物处置及症状监控技能训练: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训练、症状自我监控的程式化训练。
七、工娱治疗:通过工娱治疗,可以改善患者情绪和人际交往能力,提高参与康复的积极性。
八、作业治疗训练:一般集体进行,工种较简单易做,贴近日常生活,易被推广的职业技术,如贴信封、糊纸袋、拆纱团、工艺制作活动(各种编制如织毛衣、织网袋、编篮筐等,各种美术品如绘画、书法、摄影、雕刻等,布制或木制玩具、各种模型制作、书籍装订)、园艺、种植(各种花草、树木的养护、常见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等)。